首页 > 正文

毛泽东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毛泽东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 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是中国人民有骨气有智慧的见证,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毛泽东英明决策的展现。

第一次知道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原子裂变的火球在广岛出现前,研制这一武器的“曼哈顿计划”在几年间严格保密,世界上的人们几乎都是在第一次核轰炸后才知道了原子弹。

8月9日,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加上了“所有生物被烧死。该城烟火弥漫,高达四万英尺”的标题。

据当年报社的同志回忆,这天大家开庆祝会时,毛泽东却打来电话找到社长博古,批评这是“政治性很强的原则错误”。接着,毛泽东又把负责编辑的同志叫到枣园,严肃批评了一个多小时,认为不应该如此渲染原子弹的威力。毛泽东并非不重视原子弹,看到爆炸的首篇报道便批评报社,就反映出他从一开始就预见到核武器所具有的物质破坏和精神威慑的双重作用。

在核威胁下决定上马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49年10月1日, 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等于苏联承诺对中国实行核保护。

谁有了原子弹,谁就不怕讹诈。整个50年代,是新中国的多事之秋,美国至 少对中国有过四次核威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第一次就是1950年,毛泽东决定入朝参战,他冒的最大风险就是美国人的 原子弹,但他对此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点动摇。 第二次还是朝鲜战争,打到195 3年3月,美国人已付不起人员伤亡的惨重代价,坐上白宫总统交椅的艾森豪威尔 恫言使用核武器对付毛泽东。 第三次是1955年台海危机。1955年1月18 日,解放军解放大陈岛在内的所有浙江沿海岛屿。美国会参议院紧急通过《美台共 同防御条约》。提出例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第四次 是在1958年,恰是中苏“蜜月”就要结束之时。蒋介石有了美国人的核武器撑 腰,开始将10万地面部队部署至靠近大陆的金门、马祖两岛,异想天开地准备反 攻大陆。

毛泽东不吃美国人的那套,你有你的原子弹,吓不倒我,我大炮照轰,按照计 划继续炮轰金门、马祖、软下来的是艾森豪威尔,他还是怕动用核武器的后果,称 “对任何地区问题都不想使用核武器”,并要蒋介石撤出金门、马祖。退踞台湾, 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毛泽东和中央意识到蒋介石放弃金马将会削弱与 大陆的紧密联系,使台独势力趁机张力,做出了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至10月2 5日,历时64天的金门炮战终于告一段落。

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弹

新中国曙光在即之时,发展自己的核力量的想法就已经在毛泽东心中酝酿了。 1949年春季,在毛泽东的同意之下,周恩来批准拿出外汇让参加保卫世界和平 大会的钱三强在法国定购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和其他一些仪器、图书、资料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访苏,更加重了他自己手里要有原子弹的想法。毛泽东访苏期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进行了参观游览,还看了不少电影,如《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其中有一部是苏联进行原子弹试验的纪录影片。回国后的 一天,在毛泽东的房间里,他突然问卫士长:“你说原子弹厉害不厉害呀?”卫士长回答说:“原子弹的威力真大,确实厉害!”毛泽东没有说话。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 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1950年5月19日,由毛泽东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从事核科学研究工作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钱三强任所长, 王滏昌、彭桓武为副所长。此后,大批有造诣、有理想,有实干精神的原子能科学 家,从美、英、法、德等国回国,来到原子能所。从1950年到1954年,在 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用钱三强定购回来的这批仪 器、资料和我国自己制造的实验设备,在2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研究,培养骨干, 为创建我国核事业做了基础准备。1953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一行26人前往 苏联进修核技术,但此行并没有触及核心技术。

是时,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也直接向毛泽东建议:新中国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1951年10月,居里夫妇的女婿、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委托即将回国的中 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就必须要有原子弹。原 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他还将亲手制作的1 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送给杨承宗,作为对中国开展核科学研究的支持。

1954年秋,毛泽东决定由彭德怀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前往苏联观看核爆炸 试验。

1955年1月初,周恩来把薄一波、李四光、钱三强请到办公室,详细了解 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和铀矿资源情况。了解了核反应堆、原子弹的原理和发展原子 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条件,并告诉他们,中央将要开会研究。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 制原子弹的决定。这次会议极为机密,迄今在中央档案之中没有任何正式文字记载 和音像资料。仅有的文献就是周恩来总理工作台历上的几行字和他写给毛主席的一 封信,以及当事人事后的回忆,可见这次会议保密之严格。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驻地丰泽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中 国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 薄一波等参加。会议听取了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地质学家李四光介绍核物理和铀 矿地质学、钱三强对原子弹从最基本的讲起,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原子弹的原理请 清楚,使中央领导同志能够听清楚。李四光事先把铀矿石包起来放在桌子上。有人 说,这是铀矿啊,结果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都拿手去摸。李四光赶紧说:哎哟哟,摸 不得,摸不得,这个有放射性。赶紧去洗手,洗干净手再喝茶。李四光还作了用仪 器探测铀矿石的操作表演,当仪器接近铀矿石发出嘎嘎响声时,大家高兴地笑了。

毛泽东说:“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 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因为我们一向 的方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不是消极防御的。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 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毛泽东主席强调指 出:“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周恩来表态说:对人 才培养要大力加强。

毛泽东看看大家,接着说:“你们看怎么样,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 要搞好!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 创造出来!”

吃饭的时候到了,大家来到餐厅,餐厅里摆了三桌饭菜。毛泽东坐的那桌,他 的右边是彭德怀,左边是李四光,钱三强坐在他的对面。因为是毛泽东请客,意义 又不一般,破了四菜一汤的规矩,特意加了两个菜,摆了六个菜,毛泽东平时滴酒 不沾,这次却特意斟了一杯红葡萄酒。毛泽东站起身来,举杯大声说:为我国原子 能事业的发展,大家共同干杯!

中国原子能事业就此拉开序幕。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国 核武器计划,代号为02。同年6月,成立了由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的中央 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工作。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 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 先进水平。”此后,制订规划活动展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有全国757位科学 家参加,历时7个月完成草案。全称为《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 规划纲要》,这个规划提出57项重点任务,集中发展核科学等相关现代科学技术。 1956年11月16曰,全国一届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通过决议,设立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11日,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具 体组织领导全国核工业的设计和发展工作。

赫鲁晓夫要留一手

实际上,毛泽东在1955年伊始提出搞自己的原子弹,是他看到,作为一个 大国,靠苏联的核保护,毕竟不是办法,也是靠不住的。赫鲁晓夫对中国发展原子 弹的想法并不赞同。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 年庆祝活动。

赫鲁晓夫刚坐上第一把交椅,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苏联军 队于1955年底以前撤出旅顺口海军基地,将该基地交还给中国;将中苏合办的 新疆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新疆石油公司、大连轮船公司和民航公司中的苏联股份 于1955年1月1日起完全移交中国,中国数年内用出口货物偿还;苏联给中国 5.2亿卢布长期贷款,帮助中国新建15项工程,扩建141项工程;还发表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政府关于中苏关系和国际形势各项问题的联合宣言》及《关 于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在10月3日中苏领导人最高级会谈时,赫鲁晓夫问毛 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 趣,今天想同你们商量商量,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使我们有所建树, 总之我们也想搞这项工业。”赫鲁晓夫一听愣住了,说:“搞那个东西太费钱了! 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它。搞那东西费钱费力,又 不能吃,不能用,生产出来还得储藏起来,不久又过时了,还得重造,太浪费了!” 毛泽东听了很不高兴,将香烟掐灭:“也好,让我们考虑考虑再说。”赫鲁晓夫以 教训人的口气说:“目前你们还是集中力量搞和平建设,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事 业,改善人民生活为好。”毛泽东软中带硬地回敬说;“我们之间在对外方面,要 多进行协商,协调步调,一致对外;在对内方面,则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岂不很 好吗?”接着,又不失时机地提醒说:“赫鲁晓夫同志,你做事要谨慎,说话要注 意分寸,要有内外、亲疏,不要让敌人抓住话柄,钻空子。”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毛泽东不同意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 法,也不同意他的“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理论观点和政策纲领,并在内部 表明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这个问题上,赫鲁晓夫就用原子弹来说事,言下之意, 我有原子弹,你敢离叛我?毛泽东毫不畏惧,这就有了两人间著名的一段对话,毛 泽东豪气十足:“我说一切所有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是纸老虎。原因是他 们脱离人民。你看,希特勒不是被打倒了吗?美帝国主义没有倒,还有原子弹,我 看也是要倒的,也是纸老虎!”赫鲁晓夫心灰意懒:“亲爱的毛泽东同志,你这样 的观点使我很吃惊。在原子弹面前,双方军队的数目对真正力量的对比和战争的结 果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谁的军队越多,他的炮灰也越多!原子弹的阴影下,军队只 是一堆肉,一堆灰!”毛泽东掷地有声地回答:“就算是死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 还可以在废墟上重建我们的家园……”

赫鲁晓夫知道了,毛泽东希望自己有原子弹,在自己没有之时,他并不惧怕原 子弹,是啊,原子弹再多,也不可能与毛泽东的“死一半人”相敌。转机出现了, 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发生后,赫鲁晓夫为了拉住中国不倒戈,于1957年10月签 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支持中国发展原子弹。

从1953年1月到1956年8月,中苏两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共签订了四 个协定。

1958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两枚地对地近程导弹模型,中国科学家也做好 了原子弹爆炸的模拟试验的一切准备工作,但苏联专家没有接到苏联当局的指示, 以安全系数不高为由,没有进行试验。

靠苏联的帮助发展原子弹的想法很快就破灭了,平地起波澜。苏联的支持是有 交换代价的,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这 个海军舰队的指挥权由苏联控制,被毛泽东一口回绝。毛主席对来谈此事的苏联大 使说,“中国不同意和平时期在本国领土上建立苏联的海军基地,我们只同意你们 帮助我们建立我们做主人的军事基地。”赫鲁晓夫大为不满,决定报复。1959 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以“争取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理 由提出中断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9月,在中国和印度 的边界冲突过程中,苏联方面无理偏袒印度一方,将中苏分歧公开化。接着,在中 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前后的讲话和会谈中,赫鲁晓夫对毛泽东说:“关于生产原子弹 的事,我们是不是把专家撤回去?”毛泽东从容说道:“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 我们也是个锻炼!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固然好,不能帮助那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 了。”赫鲁晓夫随后单方面撤走全部援华专家,终止了一切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

“596工程”在困难中前进

早在1956年4月,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听取钱学森关于在中国发展 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 员会,他亲自牵头负责筹备。导弹研究设计院、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等一系列科学研 究机构相继成立,大力推动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聂荣臻曾经说;“195 6年总理找我和学森同志谈组织航空工业委员会的事。就是说,我们要搞‘两弹'。 那时候,主席也下了决心的,周总理很重视。”按照周恩来关于要“迅速地建立和 加强必要的研究机构”的指示,到1958年,我国建设成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 合性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当时,周恩来的思想是明确的:我们要“能够制造新 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要根本上解决, 就必须自己制造”。钱学森回国不久,周恩来就亲自交代他写了一个《建立我国国 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1960年7月,苏联撤回了全部1292名在华的苏联专家。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叫“595工程”,这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密切相连。随 着中苏分歧的扩大,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终止1957年10月15日 苏中双方在莫斯科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中断若干援助项目,不再向中国 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苏联单独撕毁协定后,美、英、法、苏 4个核大国对中国在原子科学技术上都实行严密的封锁。毛泽东马上召集政治局会 议,在1959年7月做出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把原子弹 造出来。为了记住1959年6月发生的这段“国耻”事,中国领导人特意将研制 自己的原子弹的工程定名为“596工程”。

1962年11月,在中共中央领导下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 有七个副总理、七个部长参加(简称“中央专委”),他们是贺龙、李富春、李先念、 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王鹤寿、刘杰、孙志远、段 君毅、高扬,领导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建设和核科技工作。周恩来提出了“三高”的 指导思想,即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学计划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毛泽东批准六四年爆炸原子弹的设想

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大大加速了我国核工业的建设步伐。在全国各部门、地方 政府和人民解放军的大力协同和积极支持下,核工业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 工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克技术难关。有关机构相继成立,各项工作协调进展 迅速,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铀矿选冶提炼、引爆装置、罗布泊试验场区建设 等一系列重大工作相继展开并取得突破。

这里,并不是没有反复。

1961年深冬,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一次由中央军委的老总们和国务院一 些部门领导出席的不寻常的会议,讨论中国核导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实际就 是中国还有没有能力、要不要马上发展导弹核武器。会议由刘少奇主持,周恩来、 邓小平等人都出席了会议。

会议刚进行不久,就陷入僵局。一些同志认为目前正艰难地支撑着一个6亿人 口大国的吃饭穿衣,“大跃进”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和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国家急需输血,他们担心再拿出大笔资金发展导弹核武器,无疑会增加国家负担, 影响经济的复苏,因此建议“暂缓”。 争议相当激烈。周恩来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表示要决心搞下去。他的态度得到毛泽东的支持,认为不能放松,更不能下马。第 二次会议在是干还是停的问题上两种意见依然僵持不下。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 认为,应该先将中国核工业起步的现状了解清楚,中央再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做最后 的决定。经征询聂荣臻元帅的意见,决定由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承担这一 重大调研任务。 一个月后,张爱萍将军向中央递交了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关 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报告认为,我国的核工业已有了 相当的基础,只要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负责,亲自领导,各项保障跟上去,19 64年制造成功原子弹并进行核爆炸是可能实现的。

这份在中国核导弹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报告,迅速被中央批准。

1962年8-10月,聂荣臻和罗瑞卿都向中央报告力争在1964年或者 1965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设想。11月3日,毛泽东批示:“很好,照 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1963年9月完成了原子弹图纸设计。

1964年秋,中国第一颗用于试验的原子弹装配出来,但进行试验却要冒着 遭受外来打击的很大风险。中央专委不得不制定两种方案:一是发展技术暂不试验, 二是不怕威胁尽早试验。毛泽东最后一锤定音,以豪迈的气派说:“要尽早试验。”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10月进行首次原子弹试验。

美国确实一直试图阻止中国的核爆炸,欲对中国核设施实行“绝育手术”。美 国从1961年开始,就利用从台湾起飞的U-2高空侦察机多次飞临兰州等西北 地区,还利用间谍卫星拍摄了多处核工厂及核设施照片。1963年1月22日, 肯尼迪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强调,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重点就是对付中国。那么, 怎样才能阻止中国拥有核武器呢?当时正值中苏关系破裂,最好苏美联手,甚至采 取军事行动,迫使中国签署核禁试条约,放弃原子弹计划。1963年7月14日, 美国特使哈里曼赴莫斯科,带来了肯尼迪对付中国原子弹的计划。哈里曼同赫鲁晓 夫是否愿意采取“美国行动”或“苏联行动”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赫鲁晓夫拒绝 了。美国人在企图与苏联联手对付中国核武器的同时,也研究了单独破坏中国核武 器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罗布泊试验场等目标由美国实施公开的常规空中轰炸, 或由蒋军实施空中轰炸,或实施秘密的地面袭击。经过权衡,美国人意识到,单独 干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和军事风险,美国无可奈何,终于没有采取行动。

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的原子弹试验基地也在紧张地建设。1964年9月,在 罗布泊戈壁深处矗立起一座102米高的铁塔。为了测试这次核爆炸的性质、当量、 效应在铁塔四周方圆60公里范围内布置了90多项效应工程、3000多台测试 仪器,它们包括飞机中队、坦克群、钢筋水泥工程、油料库、食品供应点等等。要 测量的效应涉及几乎所有种类的物理效应,以及一部分生物、化学效应。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组装完成后,一列由中国最优秀的司机驾驶的 专列火车负责把这颗凝聚着千百万人心血的核弹运到试验基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专列所用的100多吨优质煤都经过专门的筛选,以防可能混进雷管等爆炸物。沿 途经过的所有火车都要为专列让路,连横跨铁路线的高压输电线在专列经过时都要 断电,以防电磁感应引起电火花爆炸。

1964年10月14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为主任,二机部副部长刘西尧为副主任的中国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宣布了中央的命令:经中央专 委确定,原子弹试验的零时定为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当晚 7时组装好的原子弹被送到102米高的铁塔顶部,并安装好。

总指挥张爱萍最后一次往北京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最后安装工作已 经结束,请指示。”周总理平静地说:“中央批准零时定在15时,祝你们成功。” 14时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启动电钮,10秒钟后整个系统进入自 控状态,记数器倒记开始。当它从10倒转到0时,按事先的设计,原子弹进行着 爆轰、压缩、超临界、出中子、爆炸的全过程。顿时,金光喷发,火球凌空,蘑菇 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当周总理向毛泽东报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毛泽东十分冷静地指 示说:“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查清楚。”尽管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的分量,他还是再次指示:“还要继续观察,要让外国人相信。”毛主席得 到了确定的报告:火球变成蘑菇云!他确定是核爆炸成功时,就很快让周总理向参 加大型歌舞《东方红》演出的同志提前宣布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并在当晚22时 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也可以说,中国的原子弹是被赫鲁晓夫逼出来的,毛泽东讥嘲地说,要给赫鲁 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这次相当于几万吨TNT炸药威力的核炸弹产生的地震波,绕地球转了好几圈, 以至远在万里之外的国际权威--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观测台也测到了它的存在。如 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次核爆炸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中引起的震撼,在全球炎 黄子孙心灵上引起的震撼,将是永久性的。

新中国,更高地昂起不屈的头颅。 (转自:环球视野网)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