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 1925

沁园春·长沙 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寒秋:指深秋。
橘子洲:即湘江中的水陆洲,是一狭长的小岛,位于长沙市与岳麓山之间,东临长沙市区,西向岳麓山。
漫江:即满江,遍江。
舸:(gě),指大船。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击:搏击,双翅拍打,形容鹰飞得迅猛、矫健、有力。
浅底:水清澈见底。《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
万类:泛指自然界一切生物。
霜天:与寒秋同义。
竞:争取。
怅:惆怅。
寥廊:广阔而高远,此指宇宙。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廖廊而无天”。
沉浮:升沉起伏,兴衰消长。
恰:正值,正当之意。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ú):强劲。
书生:读书人。
江山:祖国的河山,代指国家。
文字:指文章。
曾:还。
中流:即流中,急流中心。
击水:作者自注曰:“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遏(è):阻止。 
【题解】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 19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