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顶级战略:教育训练人民的批判力

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顶级战略:教育训练人民的批判力

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顶级战略:
教育训练人民的批判力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作过提炼,概而言之,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曾有过空想社会主义,一些人把社会主义的建立寄托在富人资 本家的良心的基础上,实践证明,这只能是空想。资产阶级本来就是靠剥削压迫欺骗无产阶级,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的,人民怎么可能幻想把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在奴役自己的阶级的身上而获得成功呢?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将空想变成了科学,指出了无产阶级取得自身解放,建立社会主义的道路。
根据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要取得解放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的领导,而组织领导无产阶级则必须有自己的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的政党,而领导政党则必须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的合格的领袖集团。否则,人民的革命事业就难免会遭受各种不同程度的不同类型的挫折。
建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等于说,无产阶级只需要坐着等着,社会主义就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斗争不断认识社会运动的规律,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道理和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是一样的,人类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断地认识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规律,才能够不断地将各种物质资源为我所用,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般来说,规律开始首先只被少数人所认识,新的观点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持观望,甚至排斥态度的,而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实践和比较,真理才 开始为大多数所认识。也只有这个时候,真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 进步发展。
而革命理论同样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正确的革命观点只有在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比较之后,才可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认识,这个时候,就能够有力地推动革命事业大踏步地前进。如中国革命早期,毛泽东提出的一些革命观点,就经历过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新事业,这是与以往的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剥削社会截然不同的。显然,这也说明,指导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的建设工作的思想意识,是必然与以往的剥削社会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要全力排除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干扰破坏,而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领导地位。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历史的缘故,还必须大力批判清除封建剥削阶级腐朽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个别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发动所有民众都全力投入奋斗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是难以持久的。

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来说,建国后的一个工作就是,在全面推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同时把全国人民的思想逐渐统一到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里面就包括,一是共产党要转变工作思路,克服资产阶级的干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一是号召安排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加强自我教育,改造旧思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和觉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是普及全民各种教育,提高全民族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没有现代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国家的。

根据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关系,所以必须对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全面的改造,使各个方面能够逐渐协调起来,如此方能有效地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思想意识只有装在不同的人的头脑里的时候,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对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全民普及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这既是壮大推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的办法,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反和平演变的唯一有效措施,如果不这样做,或做不到位,那么,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社会主义是可能失败的;苏联之解体即是最好之证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改造人的世界观,单靠灌输是不能成功的,而必须同时有一定的实际情况来证明才行。比如说要向某些人灌输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话,除了对其进行观点灌输外,还要辅以资本主义各种五光十色的物质表象,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欺骗人,迷惑人。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真正发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真正发达的只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多数国家则是穷困不堪的,是发达国家剥削压迫的对象。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就是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拥有强大先进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否则那就是一个弱国,而不可能成为强国。

同理,要使中国人民破除资产阶级思想,而树立起社会主义思想,除了宣传无产阶级世界观外,还要在社会实践上给出一些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比如通过集体合作来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比如宣传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同时要不断地改革各种制度,赋予人民各种权利,使人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自己社会地位的改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包括各种群众运动,政治运动,才能一步步地改造人民的思想意识。就像战士、救火队员、医生等平时都要不断地进行演习训练一样,毛泽东就在不断地训练人民的各种社会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于社会,普及于人民大众,提高人民的哲学思辩能力,训练提高人民的批判精神和能力。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广为普及,阅读毛泽东著作,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批判能力。
当然,要在全社会全面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搞一场运动就能解决的。不过,事在人为,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而只要不断地去做,就会离目标近一些。通过文化思想革命运动,不仅对成年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未成年人来说,意义将更为重大,使他们更少受旧思想的影响和毒害,而从小就在一个更新的环境中成长,通过人类的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逐渐彻底地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而这一点更具有决定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过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就大变样了,就这样,毛泽东基本上就彻底地堵死了中国走回头路的可能了。当然,这里并不排除社会在某些局部方面还会出现一定数量和程度的倒退现象,但就整个社会总体而言,中国是不可能再倒回到某些人(包括和平演变势力)所幻想的旧社会了。
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人民作普及宣传教育时,就犹如将社会主义思想的火种遍洒人间,刚开始看上去,也许只是一些星星之火,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就是这星星之火,却是燎原之火的前兆。
当用毛泽东思想熏陶过的人民,在社会现实的教育面前,逐渐开始觉醒起来的时候,可以设想,在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毛泽东指出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自觉地聚集团结起来,团结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不可战胜的。任何腐朽的反人民的东西,都必将被人民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毛泽东一生的成功都在于不折不扣地践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那就是学习人民,教育人民,依靠人民,谁拥有了人民的力量,谁就代表最强大的力量。毛泽东的一生就是这一结论的真实写照。

《人民网》生的伟大活的憋屈


  • 暂无相关文章